今年年初,杭州“六小龍”的提法不脛而走。但這六家科技新銳企業的員工代表同框,直到11月7日的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才得以達成。
【資料圖】
在當日“六小龍烏鎮對話”環節中,深度求索(DeepSeek)創始人梁文鋒并未露面,而是安排了一名資深研究員與會。其余五家公司——宇樹科技、云深處科技、游戲科學、強腦科技、群核科技,均由創始人本人出面參加。
“六小龍烏鎮對話”現場。圖:樊文揚
AI話題貫穿整場圓桌。深度求索資深研究員陳德里說,公司創立之初,就將實現通用人工智能(AGI)作為根本目標。在追求這一目標的過程中,始終聚焦于最前沿、最硬核的技術探索。他認為,DeepSeek的核心優勢之一在于能夠秉持長期主義,專注于前沿智能突破的主線,主動舍棄一些短平快的支線任務。
在陳德里看來,AI的演進伴隨著機遇與風險,科技公司扮演的角色也應隨之調整。未來短期3至5年,人類與AI之間將保持“蜜月期”的狀態,人們通過利用AI去解決更復雜的問題、創造更大的價值,實現“一加一大于二”的效果。此時,科技公司好比“布道者”,盡可能推動技術普惠化。
展望更長周期,陳德里既表露出對技術能力迭代的樂觀情緒,又對技術帶來的社會影響憂心忡忡:未來5至10年,AI將取代部分人類工作,帶來失業風險。這時候,科技公司應該扮演“吹哨人”,及時向社會提示AI應用帶來的就業沖擊,告知公眾哪些崗位正面臨被替代的風險,以及哪些技能正在貶值;若將目光投向更長遠的10至20年,AI對就業的替代將更為普遍,或深刻動搖現有社會秩序。屆時,科技公司應擔當“守護者”,保障人類安全,并參與未來社會秩序的重塑。
“這個觀點并非危言聳聽。”陳德里指出,本輪AI革命與歷史上的工業革命存在顯著區別。此前,人類發明的許多工具僅僅是人類智慧的“客體”,人類智慧依然維持著“主體”地位。而AI本身可成為智慧的“主體”,甚至變得比人類更加聰明。其結果是,工作崗位被AI取代后,可能不會催生足夠多的新崗位,人類被徹底地從工作中解放出來。這聽上去像是福祉,實則對人類社會秩序構成沖擊。
具身智能機器人的火熱,也與其替代部分人力勞動的市場預期有關。但就目前而言,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表示,具身智能模型的能力仍遠遠不夠。大語言模型有互聯網的海量數據作為訓練養料,但在機器人領域,模型架構與數據規模均存在瓶頸。而且,當使用不同廠商的機器人去采集數據,由于形態各異,最終采集的數據也不太一樣。從如何采集數據、需要多大的數據量,到如何篩選有用的數據,以及怎樣在真機上開展強化學習,整個技術流程都仍處于探索階段。
王興興對人形機器人的前景表示樂觀:尤其與核聚變或火星移民等愿景相比,具身智能更易實現。他預計,未來幾年,許多科幻中的設定會加速走進現實,“明年和后年帶給大家的驚喜,可能比今年還會更多”。
同樣身處具身智能賽道,云深處科技創始人朱秋國特別提到機器人雙手的制造難度:能否讓機器人的靈巧手在長序列、復雜且不確定性場景中執行任務,這依然是一個問號。他就此調侃說:“人類所剩的唯一尊嚴是兩只手。”
機器人賽道的興起,也讓群核科技聯合創始人黃曉煌看到了新的商機。
群核科技是一家正尋求港股上市的空間智能研發商,這項技術旨在讓AI理解物理世界的運行邏輯,并基于此進行推理與行動。黃曉煌介紹,在生成式AI熱潮興起前,群核科技主要為用戶提供空間設計軟件。但2023年之后,公司對戰略進行調整,開拓機器人硬件公司客戶。這是因為,機器人在物理環境中行動,涉及對空間的理解、推理和行動,這些都是空間智能的一部分。
但黃曉煌坦言,具身智能公司本身的研發實力強,要想充當這些頂尖公司的“賣水人”,業務挑戰艱巨。
具身智能之外,腦機接口是另一項備受矚目的未來產業。腦機接口主要分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兩種采集方式:前者將電極植入大腦,信號精度高,但只針對臨床場景;后者則貼在頭皮上,更安全,但“信噪比”較低,對模型解碼性能的要求更高。
強腦科技選擇非侵入式路線。公司創始人韓璧丞表示,腦機接口在治療阿尓茲海默癥、孤獨癥、失眠等腦疾病方面前景廣闊,但當前遇到的挑戰也非常嚴峻——主要在于數據采集與數據解析兩方面。
韓璧丞坦言,大腦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組織,擁有約860億至上千億個神經元,解析這些神經元產生的信號異常困難。他以公司正在開發的一款結合腦機接口技術的智能仿生手為例說,要把人腦電光石火般的念頭轉化為非常精細的手部操作,面臨著非常大的技術難關。
在杭州“六小龍”中,《黑神話·悟空》開發公司游戲科學更偏向內容產業。游戲科學創始人馮驥從《黑神話·悟空》的走紅中意識到,過去,我們常常懷疑國內用戶是否更偏愛國外品牌,認為“國外的月亮比較圓”,但情況可能恰恰相反:無論是內容領域還是科技制造行業,當一個中國團隊能夠真正拿出一款相對靠譜的產品,或者接近國外先進水平時,中國用戶往往會給予它遠超產品本身價值的關注與熱情。
“但是反過來,假設你的內容品質不達標,或者是一款偽劣的產品,那么中國用戶也是有一雙火眼金睛,會狠狠地識別出來,并且給你教訓。”馮驥提醒。
采寫:南都N視頻記者 楊柳 樊文揚 發自浙江烏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