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相關資料圖)
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?精心發了一條朋友圈,然后每隔幾分鐘總會忍不住點擊,查看點贊和評論情況。如果遲遲未收到消息提醒,心情就會瞬間變得低落,甚至焦躁不安。
近日,淮安小伙沈先生(化名)深陷社交敏感,這給他生活工作帶來極大困擾,為了尋求系統性治療,他來到淮安市第三人民醫院,結果被診斷為“抑郁狀態”。醫生發現小沈認為父母在他兒時忙于工作,對他的陪伴和成長路上的指引很少,人際交往全靠自己摸索,常常無法把握分寸,這導致他變得十分“敏感”。
為什么“高敏感人群”更容易抑郁? “高敏感人群”一般有什么特征?我們該如何阻止精神內耗呢?
校對 陶善工
關鍵詞: 最新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