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否覺得死刑應該廢除?
【資料圖】
作為一名還在青春的“年輕人”,我承認沒有看到過一些所謂的社會陰暗面,但我仍然認為死刑是必須存在的,它不僅僅是一種殘酷的刑罰,它更是一種對于受害者家屬的一種安撫手段,還是威懾其他有犯罪企圖著等一些群體的有力手段。
相信大家都曾聽說過一個案例“素媛案”,它被改編成電影《素媛》,該片一經播出,就引起巨大反響,人們難以想象這樣一部電影是根據真實事件進行的改編。這部電影的具體內容我們不加贅述,大家所要了解的就是,真實事件中的女孩需要終身掛尿袋,并且喪失了生育能力。而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卻拒不認罪,利用喝醉的借口企圖將真實發生的事件搪塞過去,令人無法置信的是,法官相信了這一荒唐的借口,僅僅判處了他十二年有期徒刑,用區區十二年時間換取了一名小女孩還未開始的幸福人生。這一切的一切難道還不能證明死刑的重要性嗎?需要說明的一點是:韓國當時的刑期上限是15年,因為醉酒元兇甚至被輕判了!
該事件發生的時間為2008年12月
2009年 趙斗順(事件元兇)被判處12年有期徒刑
2013年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《素媛》在韓國上線
2021年7月 趙斗順正式出獄,雖然出獄后趙斗順的照片等個人信息將在網上公開5年,并且他還需要佩戴七年可以定位的電子腳鏈,但小女孩的一生用什么來償還?
要他就這么死了,還會給受害者家屬一些心理上的慰藉,何況他現在還活在人世間?如果中國死刑被廢除的話,犯罪可能真的就沒有成本了吧。
國際上獲獎的國產電影,總被人詬病:“就是拍一些中國的陰暗面,把我們見不得人的東西拿出去,迎合老外的口味。”
韓國電影《寄生蟲》也是一部充滿諷刺色彩、深度刻畫人性黑暗面的電影,同樣在全球范圍內拿到了包括戛納金棕櫚、奧斯卡最佳影片等百余個獎項,被稱為電影界的亞洲之光。
影片獲得奧斯卡金像獎之后,韓國居住在半地下室的窮人們的生活狀態得到了廣泛關注,首爾市政府撥轉款,對住在半地下室的一千五百戶家庭改善了住房條件,每戶家庭可以獲得300多萬韓元的補助。
這樣的影片還有很多:《熔爐》讓韓國警方重新調查“光州仁和學校”事件的量刑,并以壓倒性票數通過了“熔爐法”;《素媛》讓韓國國會通過了被稱為“趙斗順法”的法案;《小委托人》讓韓國政府宣布將考慮修訂民法,禁止父母以任何理由對子女動手。
同樣是獲得金棕櫚獎的比利時電影《羅塞塔》上映后,轟動全國,比利時政府出臺“羅塞塔計劃”,禁止雇主向十幾歲的童工支付低于成年工人最低標準的工資;《護墊俠》讓印度取消了衛生巾的消費稅;紀錄片《日本之恥》讓日本實行了110多年的相關法案得到修改。
近年來,例如《親愛的》、《我不是藥神》等國產電影在這方面的作用會偶爾閃現,但顯然力道不足。特別是觀眾層面,有一個奇怪的現象,有的人看韓國的《辯護人》時津津有味,卻容不下那個打官司的秋菊。是我們作為老外,被韓國電影迎合了嗎?
電影并不是只有娛樂一項功能,也不是只有滿載正能量的影片才能高臺教化。“改變法律”這樣的字眼也許并不合適,而針對于某一類型的事件,引起社會對其足夠的關注,才能真正發揮出電影應有的力量。
#影視雜談#
@印記電影
本文趙斗順為什么來中國(趙斗順,真的來中國嗎到此分享完畢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關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