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資料圖】
智通財經APP獲悉,第一上海發布研報稱,維持中國神華(01088)“買入”評級,預計2025-2027年公司歸母凈利潤為588/587/589億元,給予目標價47.7港元。公司三季度業績表現顯著優于行業平均水準,凸顯其龍頭地位和競爭優勢。未來集團資產注入一旦完成,將大幅提升公司業務規模,進一步強化其“煤電一體化”模式,提升整體協同效應和抗風險能力,為長期估值中樞的提升打開了新的通道。公司一直以來被市場視為“現金奶牛”,其持續且慷慨的分紅政策備受價值投資者青睞。在高股息策略下,即使在股價波動期間,投資者也能獲得穩定的現金回報,這為其股價提供了堅實的安全邊際和防御價值。
第一上海主要觀點如下:
業績整體符合預期,環比改善顯現積極信號
受煤炭行業整體供給過剩影響,公司前三季度業績承壓。2025年前三季度實現收入2131.51億元,同比下降16.6%;實現歸母凈利潤413.66億元,同比下降13.8%。三季度單季度實現收入750.42億元,同比下降13.1%,歸母凈利潤146.6億元,同比減少11.8%,環比有所提升,表明公司的盈利能力可能已經觸底并開始修復。
煤炭板塊量價齊跌,但成本控制彰顯功力
公司前三季度業績下滑的主要歸因在于核心的煤炭業務。公司煤炭銷售量為3.165億噸,同比下降8.4%。第三季度單季商品煤產量為0.86億噸,銷量為1.12億噸,顯示出一定的去庫存或外購煤貿易活動。“量價齊跌”是煤炭板塊面臨的主要挑戰。國內煤炭市場在2025年面臨需求放緩和價格回檔的雙重壓力,直接導致了公司煤炭銷售收入的下降。但公司憑藉卓越的成本管控能力,前三季度自產煤單位生產成本164.4,同比下降3.1%,環比持續優化。充分證明了公司在生產運營環節的精細化管理水準和內在效率,是其盈利韌性的關鍵來源。
電力及其他非煤板塊逆勢增長,一體化協同效應顯著
在煤炭主業面臨挑戰時,公司的電力、鐵路、港口等非煤業務展現了強大的“壓艙石”作用。電力業務方面,受益于煤價下行帶來的燃料成本同比下降7.8%,電力板塊的盈利能力得到顯著改善,前三季度毛利率同比上升3.2個百分點。這完美詮釋了一體化模式的內部對沖機制,煤價下跌雖然影響煤炭銷售利潤,但卻能提升發電業務的毛利率。運輸業務(鐵路、港口)以及煤化工業務相關業務盈利能力也保持穩健或有所改善,為公司貢獻了穩定的利潤和現金流。
該信息由智通財經網提供
關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