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香克斯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曾經,我一直以為,只要給兒子提供優(yōu)渥的物質生活,維持表面完整的家庭,他就能健康快樂地成長。
然而,兒子患上抑郁癥的那一刻,我才如夢初醒,原來一個家庭中最傷害孩子的,不是父母離婚,也不是貧窮,而是這4種“嚴重內耗”。
無休止的爭吵內耗
在我們家,我和丈夫經常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吵。
為了孩子穿什么衣服、吃什么飯菜,都能吵得不可開交。
我們以為孩子小,不懂事,卻忽略了他驚恐又無助的眼神。
研究表明,長期生活在爭吵環(huán)境中的孩子,患心理疾病的概率比普通孩子高出30%。
兒子在這樣的環(huán)境中變得越來越沉默寡言,學習成績也一落千丈。
后來我才明白,父母的爭吵就像一顆定時炸彈,隨時可能摧毀孩子內心的安全感。
要解決這個問題,夫妻雙方需要學會控制情緒,遇到問題時心平氣和地溝通。
可以約定一個“冷靜時間”,當情緒激動時,先各自冷靜10分鐘,再坐下來好好談。
在孩子面前,更要盡量避免爭吵,如果不小心發(fā)生了,也要及時向孩子解釋,告訴他們這是父母之間的問題,和他無關,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穩(wěn)定。
過高期待的壓力內耗
我和丈夫對兒子寄予了厚望,希望他能考上名校,出人頭地。
我們給他報了各種補習班,制定了嚴格的學習計劃,只要他成績稍有下滑,就會嚴厲批評。
我以為這是對他好,卻不知道這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壓力。
有一次,兒子因為考試沒達到我們的要求,哭著說自己很累,不想學了。
那一刻,我才意識到我們的期待,成了他沉重的負擔。
心理學專家指出,父母過高的期待,會讓孩子產生焦慮和自卑情緒,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。
我們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,調整對他們的期待。
尊重孩子的興趣和選擇,讓他們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(fā)光發(fā)熱。
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目標,這個目標要具有可操作性和挑戰(zhàn)性,讓孩子在努力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就感。
同時,要多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,而不僅僅是學習成績。
過度比較的心理內耗
在生活中,我總是忍不住拿兒子和別人比較。
“你看看人家小明,每次考試都考第一,你怎么就不行呢?”這樣的話我經常掛在嘴邊。
我以為這樣能激勵他,卻沒想到讓他越來越不自信。
兒子變得很敏感,總是覺得自己不如別人。
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,過度比較,只會讓孩子陷入自我懷疑和否定的深淵。
我們要停止拿孩子和別人比較,多發(fā)現孩子的優(yōu)點和進步。
可以準備一個“優(yōu)點記錄本”,記錄孩子每天的小進步和閃光點,定期和孩子一起回顧,讓他們看到自己的成長和價值。
當孩子遇到困難時,要鼓勵他們相信自己的能力,告訴他們“你是獨一無二的,只要努力,一定能做得更好”。
家庭氛圍的冷漠內耗
有時候,我和丈夫因為工作忙,忽略了和兒子的交流。
回到家后,我們各自玩手機、看電視,很少和兒子互動。家庭氛圍變得越來越冷漠,兒子也變得越來越孤僻。
家庭氛圍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,冷漠的家庭氛圍會讓孩子感受不到愛和溫暖。
美國一項研究發(fā)現,生活在冷漠家庭中的孩子,社交能力和情感表達能力明顯低于正常家庭的孩子。
我們要營造一個溫馨、和諧的家庭氛圍。多花時間和孩子相處,一起做游戲、看電影、聊天。
可以每周設定一個“家庭日”,在這一天里,全家人放下手中的工作和學習,一起做一些有趣的事情,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。
同時,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,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視和關愛的。
兒子抑郁的經歷讓我深刻反思,一個家庭的幸福不在于物質的豐富,而在于良好的家庭氛圍和正確的教育方式。
希望我的經歷能給各位家長敲響警鐘,避免這4種“嚴重內耗”,讓我們的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。
總之,作為父母,我們要用心去經營家庭,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,為他們創(chuàng)造一個溫暖、和諧、充滿愛的成長環(huán)境。
讓我們一起努力,成為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,而不是傷害他們的“兇手”。
作者簡介:香克斯,富書專欄作者,你的事才是頭等大事,生活就是哄自己開心,睡前原諒一切,看似原諒他人,實則放過自己,富書第5本新書《睡前原諒一切》已出版,你的生活,需要允許萬物穿過自己,文章首發(fā)頭條號:精讀媽,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,未經授權,不得轉載,侵權必究
注:本文章圖片來源精讀媽豆包AI,如有侵權,請聯(lián)系刪除